勇哥最近一直看好液冷,也在液冷的淳中科技中收获了超40%鸡腿
但很多朋友对于液冷还是不够重视,也不太了解,今天勇哥就跟大家科普下液冷相关知识
一、液冷价值量
1、价值量排序:
冷板(约24万,占比34.3%)
> CDU(冷量分配单元,约20万,占比28.6%)
> UQD(快接头,约16万,占比22.9%)
>Manifold (分水器) + 管路(约10万 ,占比14.3%)
其中,冷板价值量最高且壁垒最高(壁垒在于防漏液设计,漏液会导致服务器报废,后果严重,验证严格,供应商导入谨慎)
2、量变:
冷板 (1500元/kW -> 1800元/kW);
快接头 (700+元 -> 1000+元);
CDU价值量相对稳定(约1500元/kW),但未来功率提升也会带动其增长。
二、相关公司
1、冷板:
思泉新材:冷板(核心产品);进入NV冷板白名单(GB200),GB300在测试中。国内,阿里AIDC冷板有望26年放量。
机构弹性测算(26年): 主业+国内冷板约2.4亿利润。出海成功(占10%海外份额,25%净利率)5亿+利润增量。
中石科技(散热模组,冷板的上游部件,占冷板成本约1/3;通过富士康间接供应NV冷板的散热模组)
机构弹性测算(26年): 主业约3.5亿利润,光模块散热增量约1亿,服务器散热模组增量约1亿,合计5-6亿利润。
2、CDU、快接头、Manifold (分水器)等:
英维克:CDU、Manifold、快接头 (UQD)。NV的CDU、Manifold和快接头白名单。间接供应Meta交换机液冷和Meta ASIC服务器液冷(已有订单,26年预期增量显著)。
注:英维克但不做冷板(外采),其Manifold是“分水器/水冷板”,不是价值量最高的“液冷板”。
机构弹性测算(26年): 国内+东南亚主业约10亿利润,北美增量(Meta+交换机)约4亿利润,合计14亿+。
飞龙股份:其电子泵是CDU的核心部件,占CDU价值量35-40%,即单柜~7-8万。华为昇腾系列主供,英伟达核心供应商并小量出货。
机构弹性测算(26年): 传统主业(汽车水泵)约5亿利润。液冷泵(华为+英伟达)预期贡献2.5亿+利润。
川环科技:管路、快接头(在研)。管路:供应国内链(华为)、海外链(Cooler Master, ABC 作为Tier 2)。快接头:在研,目标供应NV(作为Tier 2)。送样测试进行中(8月下旬内部测试完成,后续客户送样)。
机构弹性测算(26年): 主业+管路约3.95亿利润。若快接头突破(占10%份额),可带来近3亿利润增量,弹性(211%)。(未包含快接头预期)。
三、空间
柜外AIDC(液冷、电源)市场空间不输PCB,基于英伟达GB300架构(单柜132kW),液冷单柜价值量约70万人民币。
按英伟达乐观指引(明年10万柜),液冷市场空间约700亿人民币(电源约400亿)。
液冷市场空间是PCB市场的约4倍。国内液冷市场预计26年约150亿(渗透率50%假设)。
全国十大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